01前几天我刷到了这样一个微博,说“在缅甸北部从事网络诈骗的中国人,在排队回国自首”。(这个视频现在已经被删除了)由于这个消息颇有一些日式冷笑话的无厘头感,我决定再做一些求证。没想到,我很顺利地在云南共青团的公众号推文中,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视频。乌泱泱一大群人,层层叠叠站在一片山地上,里三层外三层,放眼望去堪比饺子开会,密恐患者看了直呼难受。镜头转向远处,还有人零零散散散布在外围,坐在简易的塑料凳上,看起来等待的时间并不短,似乎也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再看这帮人的打扮,基本大同小异。中年男性居多,T恤或POLO衫,背双肩包,大部分还算规矩地带着口罩。如果不是前面讲过,你能想象到这是边境口岸处的排队场景吗?是不是更像庙会、赶集,或者大批黄牛等着抢什么限量商品?当然,前面提到的说法也不够准确。相对严谨的说法是,在缅甸北部从业的中国人正在排队回国,其中部分人涉嫌网络诈骗犯罪。现下,这样的场景频繁地出现在缅北与中国云南边境相邻的多个口岸地区。据说在个别口岸,由于申请入境数量过多,还有入境限额,想顺利回国只能坚持排队。02缅北地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大规模排队回国现象,可以归结于以下两点。一是缅甸地区第三波疫情的爆发。截止于7月15日,缅甸累积确诊人数已突破20万。确诊人数日渐走高,濒临失控。尽管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已经在5月下旬启动“春苗行动”后,但在缅中方人员的疫苗接种人数依旧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滞留在缅的中国人想要尽快回国,其实不难理解。第二点则更加致命。自2021年初起,国内多省市针对在缅北从事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人员启动了劝返工作。先是由各地公安部门出面,动员他们身处国内的家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进行思想工作。相关人员愿意主动自首回国,会视犯罪行为轻重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刑。如果他们依旧执迷不悟、未在规定时间内返回,还有下一步对策:在国内房门口喷上大字报,让周围人都知道这里住着诈骗犯。此外,轻则取消本人及家属的一切政策性优惠、补助,重则拆除房屋、列入失信人员。直系亲属的账户与网银等都会被冻结。家里小孩也会受牵连,考不了公。最最严重的,会直接注销户籍,从此就成为了黑户,以后想回都回不了。这些政策让很多滞留在缅、从事网络诈骗工作的相关人员选择“积极”回国。两方因素综合,引发了在缅中国人的回国潮。然而,这股回国潮对云南边境口岸的防疫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疫情当前,防控为重,想回国首先需要在云南边境口岸完成取号、核酸采样、检测、负压转运、多次隔离等一系列防疫流程。但由于人力有限,每天可处理的人数也有限,便只能限量、排队、先到先得了。03说到这,问题来了,国家为什么要对这类缅北人员进行针对性劝返呢?简单来说,这是为了打击诈骗犯罪的一步棋。前段时间,关于缅甸北部的段子风靡一时,引发了诸多网友们的模仿热潮。有不少蓝V下场玩梗,贡献了相当多的出圈内容。尽管段子让人捧腹大笑,但真实的缅北只会让人胆战心惊。缅北,主要指中国云南省与缅甸交界处的四个自治区,一部分处于恶名昭著的“金三角”地区。这四个自治区处于“军阀割裂”的状态,分别拥有独立的军队与武装力量,和缅甸政府的关系也相当紧张,时常爆发流血冲突。由于和云南省接壤,这些地区受云南文化影响,汉语是其官方语言之一。不仅人民币可以自由流通,国内三大运营商的信号也完全覆盖了这里。这里的生活却与国内截然不同。生活在这里的人大多是“黑户”。他们之中,有赌徒、人贩子、诈骗团伙、甚至毒贩。让国内公安部门头疼的就是这些诈骗团伙。近年来,由于国内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逐渐增大,不少诈骗团伙转移出国,但他们身处境外,却依旧在对国内群众进行网络诈骗。官方曾有统计,目前境外窝点实施的诈骗占了国内总诈骗案数的六成以上。据分析,其中缅北窝点实施的诈骗,就占了境外发案数的至少六成,参与诈骗人数超过十万,无疑是重灾区。他们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的会冒充官方机构的工作人员,声称你被卷入某起重大犯罪案件,以配合调查等名义要求你将资金转入到某个账号。或是利用有些人急于用钱、谈便宜的心态,大肆宣传“无抵押无担保无息贷款”,目的却是骗取你的押金或保证金,随后逃之夭夭。再者会以刷单返现等兼职形式出现。你以为你赚到了别人的佣金,其实别人贪图的是你的本金。还有网络版本的“仙人跳”。以“美女”为钩抛出“裸聊”的饵,然而一聊就把自己聊爆了,最终为了换取对方手中的私密视频,只能憋着委屈给人打钱。更有甚者发明出了“杀猪盘”,不但骗钱,还骗感情。他们把受害人称之为“猪”,如同称呼屠夫刀下的嗷嗷待死的动物。骗子们会为自己虚构出一个完美形象,通过网络与你结识、获取信任,进而谈情说爱。等你充分信任他们后,他们会引导你在某些指定网站上进行投资或赌博,或是用其他借口索取资金。等你大量付出金钱后,骗子们找准机会抽身离开,开始转而寻找下一个目标。除了以上这些,他们还会在网络上发布颇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引诱别人去缅北。他们发布的工作听起来特别轻松,底薪很高,食宿全包,没有文凭要求,还提供机票,乍一看简直是人人争抢的神仙工作。但其实都是诱饵。等人到了缅甸后,才意识到一切都和想象中不同,自己的工作原来是诈骗。他们先被要求进行基础工作,比如按照话术给人打电话等,然后一步步接触到更多的业务。电影《巨额来电》中有过类似的场景。如果他们试图反抗或逃跑,则会被殴打、电击、关水牢等,经常遍体鳞伤。还有人联系他们在国内的家人,要求支付一笔大额赎金,换家人平安回国,简直就是一菜多吃。即便在当下,疫情当前,他们依旧不忘老本潜心诈骗,还发展出新的套路。比如说最近,大家忙着排队回国,但每天入境数量有限,官方给的回国时间也有限。有人为了能早点回国,就会选择花钱插队,结果钱花了,队没插上。妥妥被骗了。骗人者又被骗之,不知道他们心情如何?话说回来,前面提到的种种诈骗手法并不新鲜,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可以追踪。但由于他们身处境外,即使锁定到了嫌疑犯,也很难取证和抓捕。更离谱的什么呢?诈骗在缅北是合法的。诈骗给当地带来了巨大收益,因而当地军政府成立了经济开发区,提供营业许可证,以支持其发展;这些诈骗团伙则需要支付保护费和税费。这也给跨境抓捕增加了难度。因此,将滞留在缅北从事诈骗犯罪的相关人员劝返,是国家制裁诈骗犯罪的重要手段。04当然,劝返只是国家反诈工作中的一部分,去年启动的“断卡行动”更是扼住了很多诈骗集团的命脉。“断卡行动”是为了斩断电话卡、银行卡这两种卡片买卖而推进的行动。诈骗人员会使用一种叫GOIP的设备进行远程电话拨打。这种设备可以修改号码归属地,能同时插上几百张SIM卡并批量呼出。使用这种设备,一天能呼出几千个电话,但前提是有足够多的电话卡。如今电话卡都要实名认证,诈骗犯当然不会用自己的身份购买,于是他们转而收购。当诈骗完成后,一笔赃款入账后,他们再通过转账、网购等形式把钱流向其它银行卡。账款去向越分散,追踪难度越大。怎么能获得更多的银行卡呢?答案是一样的,向其他人收购。“断卡行动”推出后,对买卖、租借电话卡、银行卡的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与管控,买卖就是犯罪!只要你名下的银行卡涉及到网络典型诈骗,那其它卡都会受到连坐,所有业务暂停。这一行动效果非常显著:从去年启动到今年6月,已经打掉1.5万个“两卡”违法犯罪团伙,缴获373.3万张涉诈电话卡、56.6万张银行卡。如果这些电话卡和银行卡流动到诈骗团伙手中,会导致多少起新的诈骗案件发生呢?——不可估量。05国家不仅在用行动反诈,为了提高大众的反诈意识,也煞费苦心,做了很多工作。前两天,有同事接到了诈骗电话,立刻有反诈中心打来电话提醒她不要受骗。还主动约时间上门进行反诈骗教育,告诉她下次遇见这种情况最好直接挂电话,不要和骗子闲聊。另外还推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吸引人下载、使用。对于中老年人,他们送鸡蛋、送大米、送口罩、送优惠券、送足浴打折。针对年轻人,他们送网红美食店免排队。送免费摸警犬机会。甚至送免费与特警合照机会!不止这些。很多小区还会将小区内的诈骗案件做成横幅,张贴在小区内部,提醒大家提高警惕,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只是当事人多少有些社死。 但是,在多方努力下,反诈颇有成效:今年1至5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4万起,打掉犯罪团伙1.4万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4万名,同比分别上升60.4%、80.6%和146.5%。成功劝阻771万名群众免于受骗,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91亿元。今年5月,全国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46万起,与4月相比下降14.3%,案件持续高发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但一个令人迷惑的事实是,骗子们似乎总是走在时代前沿,他们擅长利用人性弱点,并能借助某些科技,把人骗得团团转。于是在文章的最后,还是附上警察蜀黍们切实有用的灵魂发问,希望大家警惕、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