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苗的接种率稳步提高,各国开始放松抗疫措施,但是中国仍在收紧,一些省份的入境隔离时间已经增加到21+35天。
如果说延长隔离时间,是为了对付“超长潜伏”,那么前段时间发生在中国莆田、哈尔滨两地的疫情,到底是不是因为超长潜伏期所致?目前并没有定论。很多人觉得病毒就是“零号病人”们直接从境外带入并在社区扩散的,但事实究竟如何呢?
在疫情发生后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曾表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还有抗体水平检测,尤其是根据基因测序的比对分析,该名病例有非常大可能性是在隔离期间感染上的,从而导致了后续疫情的发生。”
凤凰网称,这两地发生的疫情,都是德尔塔疫情,从病毒的特性上看,感染者病情的潜伏时间更短,感染后产生的病毒量更高,是原始毒株的1260倍。从这些特性上分析,病毒应该更容易被检测出来,原来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14天隔离期,不可能遇到德尔塔就不行了。
当然,“有效”并不等于能完全避免出现“超长潜伏期”的情况,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延长隔离时间,不但获益有限,还可能增加在隔离点感染的风险。“超长潜伏期”的情况无法证实,但是因集中隔离造成感染的情况却是屡屡发生。研究表明,每隔离1000个阳性人员,就会产生6起感染事件。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中国的隔离非常专业和认真,出事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成都市郫都区和广州市越秀区所发生的疫情也表明,可能性虽然小,但不等于是零。在中国的隔离酒店里,被隔离者不让出门,但这并不代表就没有机会互相感染。根据新西兰卫生部门的报道,在奥克兰的隔离宾馆里,因为开门时间只相隔几秒钟,被隔离人员之间就传染了病毒。
“超长潜伏期”本来只是小概率事件,为了预防这样一个小概率事件,如果把隔离时间加倍,就等于是把隔离点感染的风险加倍。隔离人员如果在快结束时被感染,在解除隔离时,就有可能正处于潜伏期,逃过检测,将隔离点感染的病毒传染到社区。这是否有“抓芝麻丢西瓜”的感觉呢?
很多案例已经表明隔离得越久,报复性消费的冲动会越强!如果不幸在隔离后期感染了病毒,在解除隔离时没有发现,之后的报复性消费可能会将病毒传到更多的地方。